2025年我國煉油、乙烯能力將雙超美國居世界第一位
1月13日,國家高端智庫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在北京舉辦《2019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》發布會。報告顯示,2019年,煉油總能力升至8.6億噸/年,乙烯總能力首破3000萬噸/年,煉化能力過剩愈演愈烈。按目前在建、已批準建設和規劃的項目測算,我國2025年煉油能力將升至10.2億噸/年,乙烯能力將破5000萬噸/年,雙超美國而居世界第一位。
綜合分析2019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模式,報告認為有多個特點:
國內
國內石油產量止跌回升,油氣對外依存度快速提升勢頭得到遏制。國內勘探開發形勢好轉,2019年原油產量扭轉連續幾年下降勢頭,達到1.91億噸,增幅1.1%;天然氣產量估算達到1738億立方米,增幅約9.8%。國內油氣對外依存度雖仍上升,但快速提升的勢頭得到遏制。
預計2020年國內油氣產量有望分別達到1.94億噸和1900億立方米。加之國家發展清潔煤、多能代油、提高終端用能電力比例等政策實施,油氣對外依存度將呈平穩低速增長態勢。
中國成品油消費進入中低速增長階段,成品油出口壓力持續加大。2019年我國原油和石油對外依存度雙破70%,國內汽柴煤三大成品油消費增速因多種原因均有所放緩,成品油出口壓力加大。2020年預計國內成品油需求增速繼續放緩,煉油能力增勢不減,供應將繼續過剩,成品油凈出口可能將突破6000萬噸,超過韓國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成品油出口國。
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。2019年,我國天然氣生產增速9.6%,超過進口增速,對外依存度與上年基本持平。我國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工程、LNG接收站接收能力、儲氣庫調峰能力建設均取得明顯進展。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,國內天然氣安全保供能力明顯提升。2020年及之后,隨著我國天然氣市場規模的擴大、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升,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仍需繼續不斷完善,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供應保障能力。
煉能過剩趨重并有向煉化一體化下游低端擴展之勢。2019年,煉油總能力升至8.6億噸/年,乙烯總能力首破3000萬噸/年,煉化能力過剩愈演愈烈。按目前在建、已批準建設和規劃的項目測算,我國2025年煉油能力將升至10.2億噸/年,乙烯能力將破5000萬噸/年,雙超美國而居世界第一位。
國際油氣合作取得戰略性突破。2019年,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歷時五年建成通氣,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將與中國東北、京津冀和長江三角洲主消費市場對接;中國石化、廣匯能源、新奧能源等企業新簽多項LNG長期供應合同。我國東部天然氣主消費市場已經形成多氣源競爭格局。
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進程明顯加快。2019年,政府部門圍繞落實《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》出臺多項政策,推進油氣行業全面開放。同時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出讓;改革油氣管網運營機制,管住中間放開兩頭,深化油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,加強市場監管。油氣行業體制機制改革已經打破原有行業壁壘,新政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市場化進程。
國際
對全球油氣市場施加影響已成為美國推行“美國優先”戰略的重要抓手。美國借助能源獨立,對全球石油市場的掌控力和影響力加強。歐佩克內部凝聚力和整體影響力下降,卡塔爾和厄瓜多爾先后退出。綜合考慮,盡管地緣政治因素可能導致短期和局部的供應緊張并誘發價格波動,但供需基本面不支持國際油價明顯走高。
全球天然氣供需繼續寬松。2019年,全球天然氣貿易增長9.1%,與上年基本持平, LNG貿易增速12.2%,接近管道氣貿易增速的2倍。歐亞市場聯動性凸顯,歐洲NBP價格和亞洲LNG現貨均價都出現40%左右的深度下跌。預計2020年,全球天然氣供需繼續寬松,價格仍將保持低位運行,供需兩側、傳統與新興國家的博弈將持續加劇。
報告預計,2020年,全球經濟走勢仍將疲軟,國際油價將維持震蕩走勢,布倫特原油均價范圍在60-65美元/桶區間。對于不穩定的全球宏觀經濟和政治局勢,特別是美國與主要經濟體的貿易爭端、中東地緣政治形勢的較大不確定性,國際油價年均水平降至50美元/桶以下或向上突破75美元/桶的情況也可能出現。